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素材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灯笼》素材一内容简介:文章以“灯笼”为线索,抒写了与灯笼相关的回忆,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又联想起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与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二、作者简介:伯(1906年-1982年),1906年3月13日出生省莱芜市花园村。原名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满怀报国之,毅然放弃了优裕的生活,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一大队政治班学习四个月,后到晋东南前工作,写了《潞安风物》、《冰州行》、《响堂铺》、《路镇》等大量作品。1925年发表处女作《白天与黑夜》。1941年8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聆听了毛泽东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境界有了很大。在延安期间,他先后担陕甘宁教育厅教育科长、文化协会秘书长、延安大学和华北大学教授,并发表了《战斗的丰的南泥湾》、《一坛血》、《黑红点》、《化装》等大量反映当时抗战军民英斗争的文章,后来这些文章由作家出版社收入在《烟尘集》中,1955年出版。三、学习法: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本篇文章的线索是:灯笼。由灯笼再开的回忆,由灯笼引发的思考,抒发的感情。由灯笼展开的学习是最便捷的法。四、思维导图:本篇散文以演绎展开文章的开篇,缩则说灯笼的功能,展则是人间温情与英雄气概。/五、原文及标注:《灯笼》原文:(1)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2)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白的须,同宏亮大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又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3)记得,作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老五的叙家,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

 

第4课灯笼素材
上一篇:灯笼阅读理解    下一篇: 第四课《灯笼》说课稿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