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课件(优质)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桃花源记陶渊明新课导入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但社会动乱不安,有难酬。先后作过几小官,由性格孤傲,不满官场的丑恶,终在41岁泽县令,仅80余日,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园风光,开创了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园诗人。作者简介       本文大约写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背景材料字注音便舍船(shě)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qiānmò)       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huán)      间隔(jiàn)       及郡下(jùn)      诣太守(yì)       子骥(jì)   1.文章用什么线索来记桃花源的?2.桃花源中的人把这个地称为什么?3.哪些人一起来这里的?4.为什么要来?5 . 这里怎么样?6.战乱后有没有回去?7.他们见渔人时有反应?8.渔人离开时,他们对渔人怎么说?渔人做到了吗?整体感知发现桃源世外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往来种作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奇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处处之,竟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未果,寻病终世外桃源豁然开朗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闪光理想的依托    黑暗现实的反衬美乐奇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宁静安乐、虚无缥缈的理想社会。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为:动词,作为。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缘:顺着,沿着。异:对……感到诧异。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

 

桃花源记课件(优质)
上一篇:桃花源记课件部编版    下一篇: 桃花源记课件(精品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