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渔人形象解读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军明《桃花源记》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学作品,它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图景。千古以来,人们对《桃花源记》从多个角度各个面进行了解读。但对发现桃花源的渔人,却几乎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色,绝大多数论者认为其仅仅起到线索性的作用,没有研究的价值。对这种过笼统的概括,笔者是不敢苟同的。其实作者陶渊明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刻画渔人形象,作者在渔人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丰富的情感,暗含着深意。反复阅读文章,我们会发现渔人并不简单,他具有诡谲多变的性格特点,集复杂人性一身。解读渔人形象,对我们深入理解作品肯定会大有裨益。   陶渊明笔下的渔人到底是怎样一种形象呢?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感多思,好奇心强。东晋武陵的渔人,梦幻般在溪水中漂流,他偶遇桃花林后,立刻被眼前的“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仑美奂的景致所吸引。美丽的桃林让渔人既陶醉又惊异,感好事的渔人意识到这片桃林非比寻,桃林尽头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忘记了捕鱼的正事,驾船沿溪水前行,一心想“欲穷其林”探究个明白。从《桃花源记》开篇分析,渔人是一个头脑灵活,感多思,好奇心很重的人物形象。胆大心细,敢冒险。  当“林尽水源”后,按说渔人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了,应该及时收手,泛舟归家。但细心的渔人看见了一座山,山上有小洞口,仿佛闪着光亮。渔人的探索欲又被调动起来,竟然舍弃渔船,登岸径直奔向山洞。幽深的山洞暗藏着多少危险,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无助,可是渔人将这些全然忘却了。渔人在狭小的山洞里艰难前行,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直向前向前。这时的渔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孤胆英雄,他执著如一,富有冒险精神。貌似忠厚,城府颇深。当渔人的探险历程接近尾声时,山洞忽然变得“豁然开朗”,真是别有洞天,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终展现在渔人面前。当渔人与桃源人邂逅后,彼此都惊讶万端。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桃源人,渔人隐藏了自己的本性,而是以淳朴忠厚的面目出现。对与世隔绝已久的桃源人的各种问题,渔人都谦虚谨慎一一作出解答。不仅如此,渔人还将这些年的见闻尽数讲给桃源众人。很快他的忠厚老实就赢得了人们的信,家家户户都争相邀请渔人到自家做客,将其奉为座上宾。桃源的人们“设酒杀鸡作食”,热情好客,倾尽了地主美意。这位普普通通的渔人,在桃源里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倍受尊重。言而无信,可耻可恶。   淳朴善的桃源人对渔人是满腔真诚的,他们主动地、毫无保留地向渔人介绍了隐居桃源五六百年的生活经历,热情诚恳地设宴款待他,对他没有提要求。当渔

 

《桃花源记》渔人形象解读
上一篇:《桃花源记》文言知识归类整理    下一篇: 《桃花源记》获奖说课稿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