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部编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肇中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个面来谈问题的。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问题出在哪里呢?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肇中教授故居(日照)可别小看这个破屋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肇(zhào)事   格物致知彷徨(páng huáng)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袖手旁观掌握字词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致知: 正心 :修身:齐家:袖手旁观: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就是指努力自己的品德修养。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检查预习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推之四海,传之万世:  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次并归纳意思。第一部分(l):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论证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2---12)(13)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1)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三、内容结构研讨课文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三、“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四、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五、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六、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自然科学研究吗?七、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 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1、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研讨课文2、肇中教授在文章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部编版
上一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精品课件)    下一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