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课件(汇报课用)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0.2直图12学习目标 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分法 知识回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哪些法来描述数据?统计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各法有什么特点?    为了参加全校各个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问题1明确身高均匀,做操看起比较整齐美观。(贯穿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明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看出问题,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问题1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参加呢?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多,哪些身高范围内的学生人数比较少.为此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 让学生明确对数据分组即是分一个一个的数据范围。引导思考分范围之前要哪些准备工作。问题1解答1.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极差)     在上面的数据中,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它们的差是23,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cm.     2.决定组距和组数①组距的确定: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问题1解答(强调定组距的大小的确定是根据问题需要,没有固定标准。另外明确同一个问题的各组数据的组距可相同可不同,指出现在我们采取的是组距相同的,即等距分组。今后碰到的一般都是等距分组。本问题定组距为3. )    2.决定组距和组数问题1解答(最大值-最小值)÷组距     所以要将数据分成8组:149≤x<152,152≤x<155,… 170≤x<173.这里组数和组距分别是8和3. (强调:组距的确定同样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数据越多,分得的组数越多;一般地,假如数据的总数为n,当n≤50时,则分为5~8组;当50≤n≤100时,则分为8~12组;并且要学生明确其实组距定组数已跟着定,只不过要计算找到,计算组数时要往大的向取整,但不是四舍五入。)②组数的确定:    3.列频数分布表    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整理可以得到频数分布表,见教材164页表10-4.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三组人数最多,并理解人数越多身高越均匀。    从表中可以看出,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最多,一共有12+19+10=4(人)。  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 cm(不含164 cm)的同学中挑选队员参加比赛.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频数/组距身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课件(汇报课用)
上一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课件免费下载    下一篇: 第10章第2节《直方图》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