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下册

7.1力讲义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7.1力讲义1、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①至少有两个物体。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叫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理解: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②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若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但是没有相互推、拉、提、压等作用也不会产生力,如放在墙角、紧贴墙面的书桌与墙面之间虽然相互接触,却没有力的作用。(3)力的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4)常见力的估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500N。例1、驾驶员驾驶拖拉机耕地时,对于犁耕土地的力,力物体是()A犁B拖拉机C泥土D驾驶员例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产生力的作用。B、小孩用力推墙的同时也受到墙对小孩的推力。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说明了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表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3、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拿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的力物体是()A、手B、绳子C、地球D、水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注:1.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2.运动快慢(速度大小)的变化;3.运动方向的变化;以上三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例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C.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为运动例5、中国登上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在宇宙飞船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中,他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改变其中的意一个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3)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线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7.1力讲义
上一篇:7.1力单元考点讲析    下一篇: 7.1力说课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