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3《散步》教学设计二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疏通全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等字词,感知亲情。 方法与过程:掌握文中的写作技法——如开门见山、细节描写等,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1、重整体感知、品味。 2、学以致用、迁移。 力图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学习此类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内容、美点追踪;而且,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一、话题谈说,导入新课。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历史,一只递给未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 …… 你有过如此“爱的感动”吗?请把你家里最令你心动的爱的镜头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让学生自由谈说,时间在2分钟左右) 当然,如此之镜头,定然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要求: 1、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2、能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喜爱的或理解的角度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 (二)明确 1、字音认读 熬ǎo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让学生自由重拟标题,并让学生点评。 如(1)亲情 (2)三代 (3)温馨的家庭 (4)一家人 ……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点拨:美点寻踪即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给人以有力感染,给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文章自身语言、结构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可用句式:“文章……美,美在……”说话) 2、示范: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诗意的镜头。 3、学生讨论、美点寻踪 4、学生发言,加以明确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你看,这里其实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甚至可以说是多么浪漫、多么幸福;再有这初春的美景:那有浓有淡的大块小块的新绿,那树上逐渐显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冬水……一切构成了美丽而温馨的图画,可以说就不止是一个家庭的世界了吗?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家庭。 四、学法实践:感知内容、美点寻踪 要求:速读《三代》一文,试着实践(1)重拟标题;(2)美点寻踪 1、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中加以评点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重 ①交叉路口拟 ②家标 ③感人的画面题 ④责任⑤迟缓的背影……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稍加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点寻踪 你看,那感人的画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让我觉得“家”的伟大的力量。 …… 五、小结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由地谈了家里最令你心动的镜头;又在课文的指引下,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以及对美点进行了寻踪——其实,对于一般的美文,我们一般要这样去学习:先感知内容,再寻踪美点,这也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学们今后能按此方法进行美文欣赏学习。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摘录或记诵其中令你感动或心动的地方。 示例:这里是一位回家探望母亲的大学的一段感人的话: ……我身在城市,心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飞回属于我和母亲的田地里,飞回母亲育我养我的那两间茅屋里,飞回母亲那瘦弱的身旁……坐火车回来时,天还未亮,不顾路途的疲劳,心急火燎地赶着山路,进入我祖居的村子。母亲不在,茅屋的门锁着,我的泪顿时流出来,那是热辣辣的泪,那是滚烫的心…… 希望同学们今后养成搜集、摘录或记诵的好习惯,习惯养成的话,一定对你们的写作会大有益处的。那时的你们,一定“文采飞扬”! 七、板书设计散步(莫怀戚) 感 美 知 点 内 寻 容踪 (美文美读方法) 八、教学反思:

 

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2
上一篇: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1    下一篇: 课《散步》教案(第一课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