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备课资料:“唐代科举制度”简介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备课资料:“唐代科举制度”简介材料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每岁仲冬,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长吏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①,备管弦②,牲用少牢③,行乡饮酒礼④,歌《鹿鸣》⑤之诗,征耆艾⑥,叙少长而观焉。既饯,而与计偕⑦。其不在馆学而举者,谓之乡贡。旧令诸郡虽一、二、三人之限,而实无常数。到尚书省,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课试,可者为第。律曰:“诸贡举非其人,及应贡举而不贡举者,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初,秀才科等最高,试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废绝。自是士族所趣向,唯明经、进士二科而已。其初止试策,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二科并加帖经。其后,又加《老子》《孝经》,使兼通之。永隆二年,诏明经帖十得六,进士试文两篇,识文律者,然后试策。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杜佑《通典》卷一五《选举三·历代制下》【注释】①俎(zǔ)豆:祭祀、宴客用的器具。②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羊、豕各一,称作“少牢”。④乡饮酒礼:指州县长官为贡士饯行时的礼仪活动。⑤《鹿鸣》:是《诗经·尔雅》的一首,主要描写宴飨之礼,因此成为古人在宴会上所唱之歌。⑥耆艾(qíài):古代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泛指老年人。⑦计偕:指士子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解读】唐代科举考试每年定期举行,主要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其中,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律令、文字、数学的专门学科。秀才科考试较难,后被废止。不过,秀才成为应举者的通称。在这些考试科目中,以进士、明经最为重要。武则天统治期间,首创殿试,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备课资料:“唐代科举制度”简介
上一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课件    下一篇: 备课资料:“唐太宗重视纳谏”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