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所以,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垦田面积扩大,新农具出现,耕作技术,新品种占城稻引入,这些都大大了农业产量,使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粮食作物发展的同时,经济作物茶树、棉花在南方地区也得到广泛推广,使南方经济地位进一步突出。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带动了宋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南方地区性市场的扩大,草市与市镇的不断出现,说明市场经济在南方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远远超过了北方。两宋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除了农业的进步,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之外,航运业也十分兴盛。航运业促进了港口城市的繁荣与市镇的兴起,促使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区域性市场的形成。这种情况,是当时北方所不能比的。两宋重视海外贸易,政府在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都设立了市舶司。北宋时,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这些对外贸易口岸,每年市舶岁入约110万缗,约占国库收入的1/60;南宋疆土缩小,财政困难,然而仅广州、泉州两处海港,每年市舶之利就达到200万缗,出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之势。因此说,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上一篇:《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思考反思    下一篇: 《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结构图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