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课标”要求关于《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技术更新,优良品种增多,农业产量大幅增加。纺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期,南方地区进一步开发,促进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之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三个突出倾向:农业、手工业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海外贸易的繁荣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二、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9课。本课是有三个子目组成,分别是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所以,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所以要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图片,分析资料,培养他们这种获得信息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合作学习。四、教学目标的设定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2、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3、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和现实价值。【设计意图】教学目标具体可行,旨在符合《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五、教学策略设计教学重点:商业贸易的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宋代的商业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并且本子目涉及“市舶司”、“蕃学”等专有名词。因此将其作为本课重点)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这既是宋代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是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一次重大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今天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将其作为本课难点)教法设计: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图片,研读材料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给以必要的讲授。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一、导入:名画引领,再现历史。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提问:从中你能看到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做什么?你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呢?你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又有什么新发展?又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㈠农业的发展自主阅读第一子目,圈点批注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并展示学习的成果。【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2、图片再现。通过识读《耕获图》和《秧马》,结合相关事实,了解宋代农业在技术和工具方面取得的进展。【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识读,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历史知识,激发兴趣又增强历史体验。㈡手工业的兴盛1、自主阅读教材第二子目,了解宋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取得的成就,并展示学习成果。【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2、图片再现。展示宋代丝织业的图片,瓷器的图片以及阅读课本第43页相关史实。了解宋代无论是纺织业,制瓷业还是造船业,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㈢商业贸易的繁荣自主阅读第三子目,了解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并展示学习成果。对比《唐长安城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城平面图》,体会宋代都市商业新的突破。【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加深对宋代都市商业贸易新突破的理解。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小组讨论:为什么宋代海外贸易如此兴盛?【设计意图】使学生们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历史思维。探讨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今天除了纸币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支付?【设计意图】培养历史思维,同时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5、出示《宋代经济分布图》,以及两宋时期国家赋税收入南北比例变化表,使学生明确经济重心南移。【设计意图】结合地图,图表使学生能对经济重心南移这一概念有更直观,深切的体会。6、研读材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设计意图】通过研读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7、这节课的学习,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七、教学反思及改进

 

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上一篇:宋代经济的发展板书设计    下一篇: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板书设计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