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前对象分析课后评价教学过程纲说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评价设计教学设计特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1课前对象分析?2.教材分析学期总结课?1.课标要求教学背景分析祖冲之的数学成就书法艺术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绘画与雕塑单元总结课教学难点:1.综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状况,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即分析理解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教学重点教学背景分析?3.学情分析你已经了解哪些第四单元的科学文化成就?(可多选)选项比例祖冲之和圆周率83.23%贾思勰和《齐民要术》39.35%书法:王羲之76.77%绘画:顾恺之41.29%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48.39%石窟艺术: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42.58%(1)学习准备:远古-魏晋南北朝历史数学课语文课教学难点:2.特定的历史场景下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意识。教学背景分析?3.学情分析你了解二十四节气吗?选项比例了解85.16%不了解14.84%你知道即将到来的节气是哪个吗?选项比例立冬5.16%大雪8.39%冬至72.9%大寒13.55%即将到来的这个节气,北方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什么?选项比例薄饼6.45%饺子82.58%八宝粥8.39%元宵2.58%(1)学习准备:日常生活(2)学习风格:感性认识(3)学习方式:实际体验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问题教学法教学背景分析?3.学情分析选项比例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9.03%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9.03%都去过11.61%都没去过70.32%下面两个地方你去过哪里?(3)学习方式:少数——实际体验多数——阅读理解教学资源:文字材料教学背景分析?3.学情分析你最想了解第四单元的科学文化成就的哪些内容?(可多选)选项比例祖冲之和圆周率62.58%贾思勰和《齐民要术》41.29%书法:王羲之52.26%绘画:顾恺之43.87%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52.26%石窟艺术: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49.68%(2)学习风格:对农业不感兴趣感性认识教学资源:1.图片、故事2.文字材料3.历史纪年表教学难点:1.综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状况,分析理解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教学方法:3.讲授法教学目标1.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了解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基本史实,将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文化成就与历史纪年表相对应,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念。2.通过研读教材和学案提供的材料,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的原因,提升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下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意识。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提升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小结科技文化璀璨的原因成就历史纪年表导入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温故知新成就分类时空观念材料分析合作探究提升认识教学过程——导入:历史纪年表展示温故知新①②③蜀东晋北魏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教学过程——板书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教学过程——成就归类时空观念贾思勰:《齐民要术》农学祖冲之:圆周率《大明历》水碓磨等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绘画魏碑书法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雕塑教学过程——板书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二、原因?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第一组:北朝为什么会出现《齐民要术》这样对后世农学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书?贾思勰的贡献实证精神教学过程——材料分析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农作物农具生产技术水利工程政策远古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东晋南朝北朝材料分析合作探究第一组:北朝为什么会出现《齐民要术》这样对后世农学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书?教学过程——?祖冲之精算圆周率至小数点后七位数,不仅是极限思想对数学的巨大贡献,更是精算历法的需要,是农业文明的需要。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方美玲《历史知识分类与历史教学本质》材料分析合作探究第二组:祖冲之为什么能够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贾思勰:《齐民要术》农学祖冲之:圆周率《大明历》水碓磨等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王羲之:《兰亭集序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说课课件
上一篇:《第8课百家争鸣》课标解读    下一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