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下册

《杠杆》说课课件二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杠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学法四、教学过程杠杆说课稿五、教学反思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节的内容。日常生活中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教材并没有详细分析杠杆的基本概念,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尤为重要。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⑴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杠杆的作用。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重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力臂的画法,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部分学情分析知识准备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作用效果、物体的平衡概念等已经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本节做好了铺垫。学生现状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探究过程中,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第三部分教法学法教法一、在教学中教具选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在实验探究中,选用“实验归纳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科学探究实验找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学法学生利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去寻求知识,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巧施演示突破难点实验探究突出重点课后总结提高认识第四部分教学过程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学生的互动从生活中引出杠杆,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第四部分教学过程2巧施演示突破难点㈠演示生活中的杠杆,引导学生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并了解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通过看图让学生尝试找出支点、动力、阻力。㈡教师演示怎么画力臂后,及时引导学生该如何画,并以两个有针对性的作图题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并为杠杆的分类的教学做铺垫。第四部分教学过程3实验探究突出重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进行科学探究。1、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第四部分教学过程3实验探究突出重点2、学生猜想与假设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进行猜想。对学生的猜想及时予以鼓励。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师介绍实验器材,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如何进行测量。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问题: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第四部分教学过程3实验探究突出重点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入课本表格中。第四部分教学过程3实验探究突出重点6、评估、交流与合作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在班上报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与交流。5、分析实验数据与验证猜想各个小组对本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1·L2第四部分教学过程4课后总结提高认识1、结合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肯定成绩,提出努力方向。2、归纳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结论,突出重点,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第四部分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一、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F2L2第五部分教学反思1、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2、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大部分同学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3、在做实验中要提醒学生做好数据的记录和数据的整理。多谢指导!

 

《杠杆》说课课件二
上一篇:12.1杠杆说课课件    下一篇: 杠杆知识点归纳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