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九年级

18.4焦耳定律导学案14

所属栏目: 九年级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十八章第4节焦耳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通过生活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及解释简单的现象.3.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二、1、学习重点: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2、学习难点:焦耳定律的理解应用。三、课堂导学知识点一:电流的热效应(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99页1、2自然段,并完成下列问题。)1.生活中的电暖器、电热水器、饮水机等这些用电器都具有把能转化为能的特点。2.把电流通过导体时能转化成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3.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知识点二:焦耳定律1.想想议议:电炉通电后,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2.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3.猜想假设:与等有关。4.设计实验1:(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99页和第100页的两个演示实验后,完成下列问题)①由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进行观察比较,实验中将两个透明密封容器中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量,容器中空气受热膨胀,推动U形管中红色水柱上升,水柱高度变化越大,电阻丝产生热量越多,应用了法的科学思想。②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等多个因素有关,应用法来研究。③实验1: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时(如甲图所示),需要控制和相同,改变,所以要把这两个电阻联(填“串或并”)接入电路。5.实验探究和分析论证:(注意观察演示实验1后,小组内交流完成下列问题)①实验现象:给电阻R1和R2通电后,观察到电阻(填“大或小”)的U形管中红色水柱高度的变化大,这说明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填“多或少”)。②实验结论:在和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实验2:研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如乙图所示)设计实验2:研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时(如乙图所示),需要控制和相同,改变,所以要在两个容器中接入相同的电阻,并且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联(填“串或并”)上一个等大的电阻来分流。①实验现象:给电阻通电后,其中I1>I2,观察到电流(填“大或小”)的U形管中红色水柱高度的变化大,这说明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填“多或少”)。②实验结论:在和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③由上面实验和生活积累可得出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结论:在电阻和电流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6.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跟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2)公式为:公式中符号意义及单位:Q—热量—焦耳()I—电流—安培()t—时间—秒()R—电阻—(Ω)(3)公式推导: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消耗的电能W,即Q热=W电=Pt=UIt=IR×It=I2Rt(4)焦耳定律Q=I2Rt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对只存在电流热效应的电路(纯电阻电路)用Q=W=UIt=Pt=U2/Rt来计算热量。非纯电阻电路:W电>Q热7.例题训练与展示:⑴、一根6Ω的电阻丝接在6V的电源两端,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⑵、一只“220v500w”电炉,正常使用时,每分钟产生多少热量?8.小组讨论交流: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知识点三:电热的利用与防止(自学教材第101页相关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列举生活中利用电热的用电器有2.利用电流的制成的加热设备成为电热器。3.生活中通过哪些措施防止电热带来的危害:4.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五、课堂小结1.电流的热效应2.焦耳定律3.电热的利用与防止六、达标测评1.电流的热效应是电流通过导体时能转化成能的现象。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______制成的加热设备。2.下列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A.电饭锅B.电熨斗C.电风扇D.电烤炉3.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A.电视机后盖有许多小孔B.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C.电脑机箱内有许多小风扇D.家电长时期停用,隔一段时间要通电一次来驱潮

 

18.4焦耳定律导学案14
上一篇:18.4焦耳定律导学案12    下一篇: 18.4焦耳定律导学案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