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九年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第二节22.2核能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核能教材分析:本节课介绍能源家族中的新型能源——核能。主要内容有原子核、核能、裂变、聚变,以及核能的优点与可能带来的问题。重点内容是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难点是裂变、聚变的概念。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核能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核能、裂变、聚变,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自学能力。(2)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与探究技能。(3)通过利用网络来学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的意识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面性。(2)引导学生开发新能源的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注能源与环保的关系。(3)增强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与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心。(4)通过用网络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法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内容不多,比较直观。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半节课便可以完成。教材中有关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等概念学生头脑里一片空白。为了充分利用好一节课时间,很有必要在电脑室(配有宽带)开展教学。第一、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整合。第二、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将抽象内容形象化、直观化。第三、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引入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能源家庭》,大家回顾一下,目前使用的常规能源有哪些?教师: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煤、石油、天然气。学生:1.提高能源利用率;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复习旧知二、新课讲解(一)原子、原子核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并完成以下填空。宇宙→()→()→()→()(带正电)()(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独立完成形成学生知识的系统性为新内容作铺垫(二)核能介绍:原子核靠强大的核力结合在一起,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以释放出能量。这种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从核内释放出的能量,叫核能。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裂变和聚变。学生听讲并作笔记用讲授法教学让学生对核能的概念有所掌握(三)裂变教师:请同学展示课前搜索到的“核裂变”的图片。教师:同学们讨论一下,各个裂变图片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用中子轰击较大原子核,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裂变。教师: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时,还有什么?教师:两个中子会不会又去轰击其它原子核?教师:这些中子又会去轰击其它铀核,导致一系列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教师:播放“链式反应.SWF”,观看视频。教师:控制链式反应可以建立核电站。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的作用就是控制链式反应。如果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制成了原子弹。教师:请同学展示课前搜索到的“核电站的图片”,欣赏第一张原理图。教师: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各投放一颗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请同学们观看“广岛原爆纪录片”。教师: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抵制核大国的威胁,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学生浏览图片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学生:还有两个中子学生:会学生观看相应视频观看核电站图片,了解核电站的构造观看视频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的能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与猜想技能用可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抽象知识直观化与历史学科结合从物理走向社会(四)聚变教师:除裂变可以获得核能外,还有一种获得核能的方法就是聚变。何为聚变,请同学们观看“聚变”视频。教师: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核能的过程。叫聚变。目前聚变还不能控制,如何控制核聚变?望同学们今后为此作出贡献。教师:核聚变目前无法控制,但可以用来制造氢弹。我国科学家用不到三年的时间研制出第一颗氢弹,并于1967年6月17日试验爆炸成功,氢弹的威力大于原子弹。请同学们观看中国氢弹爆炸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观看我国氢弹爆炸视频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爱国热情(五)核能的优点与可能带来的问题。教师:请同学们讨论“核能的优点”,并归纳总结。(检查各小组情况)教师:请同学们讨论“核能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归纳总结。(检查各小组情况)然后把学生总结的核能优点和问题与网上搜索的核能优点进行对比分析。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后小组长代表回答。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与自学能力。小结(略)作业:1.从网上寻找有关核能和核电的内容,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科学短文。学生查找资料,为课后作业作准备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整合教学反思:《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到: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教师的预留问题课前在网上进行了搜索,获取不少关于核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第二节22.2核能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核能教案16    下一篇: 核能教学设计七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