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原子和分子同步练习16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原子和分子一、选择题:1.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2.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了()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A.水分子B.水原子C.氢、氧两种原子D.以上都不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镁条燃烧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8.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此不能说明()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B.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被分开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D.水可以作溶剂且易挥发9.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A.木柴制成桌椅B.纸张被撕碎C.冰雪被融化D.石蜡燃烧10.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结成冰B.水分蒸发C.水被电解D.水汽化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1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1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14.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15.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A.相同的质量B.不同的质量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16.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18.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C.原子种类D.原子数目19.下图是关于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上每隔1.5~2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并在试管口塞上脱脂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花上滴10~15滴(已知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了。20.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纯净的氧气不能保存在敞口容器中:(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3)湿衣服即使放在室内,过一段时间后,也能够变得干燥:(4)走近酒店附近就能闻到酒的气味:(5)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6)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21.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但不能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原子和分子同步练习16
上一篇:初三上册化学3.1 分子和原子同步测试题    下一篇: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同步测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