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3.2原子的结构(第三课时)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及分类。2.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并掌握其表示方法。重点难点1.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及分类。2.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并掌握其表示方法。学法指导(一)了解感知请同学们认真看55页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原子结构与物质化学性质的关系:(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氦有个),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2)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4个电子,易电子,化学性质活泼。(3)金属:原子最外层一般4个电子,易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原子叫做离子。带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带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也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二)深入学习1.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离子种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定义粒子电性符号联系(三)当堂检测(10分)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A.分子B.原子C.阳离子D.阴离子2.(10分)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C.Na比Na+少一个电子D.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3.(10分)Ca2+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是()A.钙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B.钙原子有2个电子层C.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D.2个钙离子(21分)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有,属于阳离子的有。(49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和等。例如,氢气的构成粒子是,汞的构成粒子是,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和。

 

3.2原子的结构(第三课时)教案
上一篇:3.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下一篇: 3.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