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学习重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课堂导学】
一、回顾第一课时重点内容
1.文章线索:紫藤萝。
2.写作思路:赏花(1-6),忆花(7-9),悟花(10-11)。
3.赏景技巧:
角度变换: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嗅;
善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形象贴切。
二、自主学习
1.赏花后,作者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从第七段找一找。
 
2.如何理解“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结合下面的背景资料。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铁箫人语·哭小弟》)。
她的亲弟弟——娴熟科技、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贡献了血汗与才华,正当盛年,却身患绝症。(弟弟冯钟越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82年10月不幸病逝,年仅51岁)
(抗战爆发时,作者随父赴昆明)在昆明时严重贫血,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花朝节的纪念》)
我活着,随即得了一场重病偏偏没有死,许多许多人去世了,我还活着。(《1966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3.读完背景资料,你有何感受?
 
4.作者收获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如何理解?
 
【当堂测验】
1.选出各项中划横线的字注音错误的,并改正。
A、迸溅(bènɡ)挑逗(dòu )条幅(fú)  枯槐(huāi)
B、伫立(zhù) 酒酿(liàng) 琼浆(qióng )花穗(suì)  
C、沉淀(diàn) 嚷嚷(rǎng) 瀑布(pù)  盘虬(qiú) 
D、伶仃(tīnɡ) 遗憾(hàn) 花舱(cāng) 藤萝(téng)  
2.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1)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      )
(2)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      )
(3)长时间的站立。(      )
(4)忍不住笑。 (      )
(5)爆发,往外溅散。(      )
3.《紫藤萝瀑布》选自       ,作者     ,原名     ,著名哲学家     之女。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篇课文是一篇       (写作方法)的写景散文,作者通过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花的过去,揭示其象征意义:                              (文中句)
5.结合课文,揣摩划线词句的含义。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课后提升】
1.推荐阅读:《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
2.选取一种你熟悉的事物,仿照本文的写景技巧以及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随笔。
 
【拓展阅读】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1.文中记叙了人们和枣树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3.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4.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上一篇:初一 语文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课件    下一篇: 七下语文《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