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复习课件四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原子的构成2)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5)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1)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3)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4)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6)不同种原子里的质子,中子,电子。其电性,电量,质量都相同,只是数目不同二、相对原子质量⑴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Ar)。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1/12练习:1、某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一种碳原子为B千克,则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某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m千克,求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m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1、甲与乙两种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质子和中子2、质量相等的不同种原子,原子个数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5、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为1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Ar)的区别与联系测出来的比较得出很小大于或等于1Kg1Ar=⑶、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注:⑴、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⑵、“一类原子”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三、元素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如:C-12(6质6中)C-13(6质7中)2、元素种类:一百多种(由质子数决定)②、生物细胞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①、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O>Si>Al>Fe>Ca③、空气中元素含量前两位:O>C>H>NN、O④、宇宙中含量最高:H3、元素的存在:单质态化合态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例: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构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原子与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宏观概念元素物质原子分子微观概念构成构成组成构成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铁由铁元素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1、铁应用:3、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每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2、水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四、元素符号2.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OCHNS氧碳氢氮硫FeCuAlMgHg铁铜铝镁汞拉丁文一大二小!3、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⑶有的还表示某种单质如:H氢元素一个氢原子Fe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单质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就只表示微观意义。如:3H三个氢原子2Fe两个铁原子(宏观含义)(微观含义)化学用语之一非金属4、元素分类:(1)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等。(2)金属元素:通常有“钅”字旁(汞除外)。如钠、钾、镁、铁、铜等。(3)非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汉字有“石”字旁。如碳、硫、磷、碘等。液态非金属:有“氵”。如溴。气态非金属:通常有“气”字头。如氧、氯、氮、氢。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简介(门捷列夫)1、横行:周期,共7个周期。2、纵行: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8纵行共16个族元素周期表的起始:氧816.003、每一格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O五、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层数:注:电子离核越近:电子离核越远:一二三四五六七?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能量越低能量越高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⑴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⑵第二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⑶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排满第二层,再排第三层,依次类推。⑷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2、原子结构示意图注:m为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n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m=2+8+nNa画圆圈标核电;正号写在前;弧线呈扇面;数字一条线。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氢H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复习课件四
上一篇:人教版九上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件    下一篇: 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中考复习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