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25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共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重点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难点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观测与调整(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导入新课,出示目标。(三)、阅读比较,自主学习(四)、练习应用(五)、改错辨析,加深印象。(六)、总结注意事项、提高认识。(七)、小组合作,当堂检测。(八)、自我评价,总结回顾。(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七号”升空场面):“神舟七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提示:生成物是水)教师点拨、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条件。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练一练:已知反应物质量求另外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课件给出下一个问题:假如需要100克液氢,那么需在助燃仓内加入多少千克液氧才能完全燃烧呢?学生自学课本100页例题1,2.练练身手吧:8.4克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四氧化三铁?火眼金睛找错误:课件展示错例。检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训练他们的辨析速率(1)解、设要规范(2)化学方程式要准确且一定要配平(3)在求相对分子质量时不要忘记乘以化学式前边的系数。(4)计算时要认真,以防前功尽弃。(5)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6)解题过程与结果中一定要带单位。(十五分钟)教师巡视辅导。课本101页4、6题。学生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一个学生板书演示)学生回忆前面的知识思考、讨论、交流、解答。学生自主学习课本100页例题。并小组讨论交流,找出解化学方程式的步骤。练习写化学方程式,体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小组竞赛,看谁找的又快又准。思考整理、提高组长发堂练(A.B两组题,A组基础练习,B组能力提升)学生先完成基础题,由组长检查、讲解错题(教师先检查组长的),之后做能力提升题。组长举例组员出现的错误或组员说说自己出现的错误,从而加深印象。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温故知新,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产生自豪感。温故知新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自主探究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更深刻、牢固。学了之后紧跟练习,加深对步骤的理解记忆。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由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思索能力、分析能力、拓展与巩固当堂检测是实践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小组为单位,组长检查,可以提升组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升华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促进组员之间的凝聚力及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对知识进行巩固拓展。改由学生总结归纳,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对题型进行改进,换另一类型:已知生成物求反应物。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步骤1、解设2、写化学方程式3、写有关物质的相关分子质量,及已知量、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解答反思与总结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我通过设疑、思考,自学、练习、找错、检测等环环相扣,让学生对计算步骤有了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系列的计算。课堂十五分钟检测使学生体会到计算过程的每一步,并将学生的信息及时的反馈出来。整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一丝不苟科学态度,激发了学习化学的热情。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25
上一篇: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21    下一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2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