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及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了解闻一多、臧克家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云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闻一多,本名家骅(huá)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红烛 》,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 死水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 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文题解说】

  说话和行动是极平常的事情,可是,这“说”和“做”放在闻一多先生的身上却与众不同,以此为题,点明写作对象和内容,简洁明快。

  【创作背景】

  臧克家于上世纪30年代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他的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了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前文,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得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作者把闻一多这个卓越的学者、大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一生,只用了六件事就表现了出来,足见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谨。本文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不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壳(qiào)    锲而不舍(qì)

  炯炯目光(jiǒnɡ)  窥园(kūi)

  B.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小楷(kǎi)  校补(jiào)

  C.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慷慨淋漓(kānɡ)  弥高(mí)

  D.气冲斗牛(dǒu)  臧克家(zānɡ)

  赫然(hè)  宝藏(zànɡ)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  )

  (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仰之弥高(  )

  (2)锲而不舍(  )

  (3)兀兀穷年(  )

  (4)迥乎不同(  )

  (5)无暇顾及(  )

  (6)目不窥园(  )

  4.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部分的含义。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

  (3)“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

  (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

  二、课内语段阅读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6.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何作用?

  7.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8.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我是做了再说。(   )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9.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10.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

  11.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句子的含义。

  12.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13.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三、课外类文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 晔

  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②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③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④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⑤“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⑥“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⑦“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⑧“那怎么——”

  ⑨“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⑩“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4.在文章中,作者与鲁迅先生接触过几次?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次接触的主要内容。

  15.第段中“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表达了此刻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

  16.第段写阿三和阿三的述说,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7.请将《风筝》中节选的片段与文章中画线部分进行对比阅读,探究鲁迅在关怀爱护少年儿童方面发生了哪些改变。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风筝》

  【答案与解析】

  1.A(“锲”应读“qiè”,“窥”应读“kuī”。)

  2.(1)藉—籍 (2)栽—裁 (3)棵—颗

  3.(1)更加 (2)刻 (3)劳苦的样子 (4)差得远 (5)空闲 (6)偷看

  4.(1)“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他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3)“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4)“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5)“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5.(1)√ (2)× (3)× (4)√ (5)√

  6.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内容)

  7.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8.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吹嘘,自诩

  9.“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10.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执着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11.“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12.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13.“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活动”,而是在废寝忘食地“动”,是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14.三次。主要内容:“我”对伯父鼻子“又扁又平”的疑问和伯父以“碰壁”作答。

  15.思想感情:对当时黑暗不公社会的愤恨,对贫苦劳动者的同情。方法:神态、动作描写。

  16.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与关爱,突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人格。

  17.要点:(1)思想意识的改变。(2)行为方式的改变。示例:青年鲁迅以自我认识为中心,忽略了孩童游戏的天性,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粗暴地管教弟弟。晚年的鲁迅站在孩童的角度,体恤孩童的心理,以激励引导的方式,使“我”受到很好的教育。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    下一篇: 邓稼先学案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