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主题班会课件

主题班会《清明节》课件

所属栏目: 主题班会课件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刚刚我们看到的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是一种约定,犹如春天繁花应时绽放的承诺:清明又是一种伤口,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痛楚,也是生者和死者之间这种冥冥之中的约定,生者为死者的不复存在哀思不已,都是因为感情这根纽带,那么韧性十足地联系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世界毕竟是有情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间一长,无论是亲人、同学或朋友,都会产生难以磨灭的记忆,都会培养出渗入心脾的丰富情感。真正的感情,绝不是口头上任意浮夸的资本,也不是矫揉做作的噱头,它是存储在我们心灵深层的人文精神,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一种经得起考验的精神养料。后天就是清明节了,让我们用五分钟的时间缅怀一下天堂的亲人们!前贤设立的这个节日实在是有很深的蕴涵,它不只展现了人世间生与死的对话,寸与亡的牵挂,新与旧的衔接,不只融入了一种肉与灵的遥思,今与古的缅怀,后对前的传承,而且蕴涵着种种人生的思索和对社会的期盼和追求.生命终究无法抗拒于尘土,生命的深处其实是走向死亡的渐近。人固有一死,但生命终结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如果能够跳出个人感情的狭小圈子,去凭吊世上一切为了正义和爱而献身的生命,那么我们的感情世界就会渐趋理性和成熟,成为一个博大的容器,我们的思想境界也会跃上一个崭新的台阶。让我们去一个民风纯朴的村子里,见证另一种可贵的情感:每年的清明时节,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村东头的山岗上,在一个硕大的状似小山的青冢前哀悼祭奠。成堆的琳琅满目的供品,随风漫天飘舞的纸钱,寄寓了人们一种感恩的情怀。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百讲不厌,百听不烦,世代流传下来:抗战时期,这个叫九龙寨的小山村住着两位养伤的抗日士兵,人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只知道他们是广州人。小伙子对人很和霭,和老百姓打的火热。后来由于汉奸告密,日寇对这个山村进行疯狂的“扫荡”。为了不连累群众,两位可爱的勇士冲进敌阵用手榴弹和鬼子同归于尽……当地群众含着热泪,将二具支离破碎的尸体拼接擦洗好,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解放后村民们多次找到政府,要求将这两位烈士遗骨安葬在烈士陵园,民政部门因无法对这二位士兵身份进行查实,一直都没有满足村民的请求,不过这也丝毫不影响善良的百姓对勇士的敬仰,长期以来这里一直香火缭绕。富裕起来的人还出钱把坟四周用水泥砌成墙,并在坟前做了个宽敞的拜台,供世世代代的子孙凭吊。人们不知道这些烈士的名字,只知道他们是抗日勇士;人们不知道他们是那支部队的士兵,只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慷慨赴死,就没有当地百姓繁衍兴旺、幸福生活的延伸。你们知道一些革命先烈的故事吗?在革命斗争年代牺牲的诸先烈之中,有这样一位女性,不管老人还是孩子都尊称她为“江姐”。吟唱她高尚品质的歌曾经成为特定时代的流行曲,她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更深入人心。这位牺牲于重庆“中美合作所”的女烈士的名字,就是江竹筠。江竹筠,又名江竹君、江志伟,1920年旧历八月二十生于四川自贡。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非常用功,记忆力超群。后来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

 

主题班会《清明节》课件
上一篇:主题班会《教师节献礼—祝愿老师身体健康》课件    下一篇: 主题班会《老师 教师节快乐》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