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一、复习的目的要求1、回忆、巩固有关水的知识。2、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描述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3、在完善自己的探究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4、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二、重点、难点1、水的污染和防治。2、分子和原子。3、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三、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复习中,由于本单元内容较为重要,学生要以课堂练习为主。教师在课堂复习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但在复习过程中要避免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必要时,让学生组成一小组进行练习竞赛,给定时间看哪个小组抢答得最多,最准。四、复习过程:知识回顾: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2H2O===2H2↑+O2↑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2:1质量比1:8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H2O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H2O===2H2↑+O2↑(2)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CaO==Ca(OH)2(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3、水的污染:(1)水资源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5、其他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CuSO4·5H2O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二、氢气H2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2、化学性质: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2H2+O2====2H2O点燃前,要验纯(方法?)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H2+CuO===Cu+H2O氢气“早出晚归”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2、C、CO)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三、分子与原子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