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案2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金色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文基调,品味精美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朗读、品析、讨论;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朗读途径,感悟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创设氛围1.课前播放视频,学生自由欣赏。(展示一组老师与自己小孩的生活照片。)2.调动学生情感,引出亲情、母爱话题。师:你们看到的几张照片,是老师特地带来的一份小小礼物,看过之后,你想到了什么呢?(生:亲情、母爱)是啊,母爱是世间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爱,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像灿烂的阳光,像淙淙的春水,是悠悠的牵挂,是谆谆的叮咛。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展现母子间亲密情感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板书课文题目)3.走近作者泰戈尔。(1)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时搜集的资料,介绍泰戈尔。(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出示泰戈尔的图片和简介。师:同学们,这位须发斑白的老人就是泰戈尔。他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用微笑融化读者。读他的诗会使你的心灵变得纯静,会让你的精神寻找到一片休憩的家园。二、整体感知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轻声朗读课文,初步领略诗文情感。要求掌握的字词:匿笑沐浴祷告2.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得准确、流利。3.教师配乐范读,引情入境。4.问题点示,赏读引路。(1)文中这个调皮的孩子借用什么表达对母亲的爱?(2)“我”变成金色花后,主要做了哪些事?(3)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由此推断,他又会有一个怎样的妈妈呢?(学生自由发言,并推荐一位小打字员,把大家的感受输入屏幕上的表格中。)三、品读赏析1.以文中对话为例,指导朗读。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边品边读。(1)妈妈一天没见到孩子,心里怎么想?此刻一见孩子,是什么心情?着急、惊喜,应读出惊喜的语气。(2)妈妈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呢?孩子真的坏吗?这是妈妈因担心而嗔怪孩子,所以还要读出疼爱之中的一丝责备语气。(3)孩子不回答妈妈的话,是不是不尊重妈妈呢?为什么不说实话,你能猜猜孩子这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吗?不是。孩子淘气天真,想下次再玩,想在妈妈面前撒娇……因此,孩子的话要读出顽皮、撒娇、暗暗得意的语气。2.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深情朗读,体会其中的意味。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诵读点拨: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融入画面情景,边读边想象,要读出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及独特的感受。步骤:(1)学生吟读、体味。(2)学生互读、互评。老师就诵读方法与技巧方面适时指导。(3)根据上一环节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小结。3.小组质疑、探究、对话。说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产生疑问,主动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小组探究,使学生与文本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新亮点的生成。师(过渡语):假如那个天使般的孩子不远万里,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有问题要采访他吗?或者,你有话要对他说吗?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问答或对话。(1)小组合作交流。(2)各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成果。学生采访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呢?那金黄的色彩象征着什么?你就没想过妈妈心里有多着急吗?既然妈妈并不知情,你为何不跑得更远些,尽情地玩呢?为何一直悄悄地伴随在妈妈身边呢?……(3)抢答激趣,升华情感。师(过渡语):那个好奇的孩子也有满脑子的疑问想采访我们呢?挑战,从我开始!a.他想知道: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b.他想知道:假如你变成金色花,你会帮妈妈做什么事?c.他想知道: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d.他还想知道: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关母爱的诗词、名言、典故一定很多,你能告诉他一点吗?4.齐读全文。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情画意的境界里。既可以结合画面深情背诵,也可以伴随音乐激情朗读。5.老师归纳小结。四、想象练习师(过渡语):本文借助“金色花”的形象表达了纯真的母子之爱,这种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大家学习。那么,你想变成什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让我们也来比赛说说心里话。请以“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的句式说一句话。1.学生仿写。2.全班交流。3.老师友情提醒:作文的时候,新奇的想象加上美妙的表达加上真挚的感情,就能收获佳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案25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金色花》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