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上册

5.1延续文化血脉导学案9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5.1延续文化血脉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中华美德的具体内容,弘扬中华美德正确做法。2.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温和中华美德的特点及力量,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3.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自豪感。学习重点中华文化、中华美德。学习难点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预习案1.中华文化跟(1)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2)独具特色的,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3)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4)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立足当代,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哈文化新辉煌。(5)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6)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和的传承发展。2.美德万年长(1)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3)美德的力量在于。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行课案一、中华文化根1.阅读课本,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中华文化都是由汉族人民创造的吗?你知道哪些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哪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的作用是?(3)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4)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阅读课本“探究与分享”,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由英语热转为汉语热,体现了什么?(2)中国人民为什么会有这种强大底气?(3)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该怎么做?二、美德万年长阅读课本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63页“探究与分享”中材料体现了什么传统美德?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2.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3.阅读这两则名言,对你有什么启示?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弘扬传统美德我们该怎么做?检测案1.藏族修建的布达拉宫,元代回族人扎马鲁丁所制的万年历,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新疆的千佛洞等,都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上述事例说明()A要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B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能与中国文化相比拟D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下列不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是()A陶瓷B武术C书法D芭蕾舞3.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保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中断后在近代又得到了繁荣发展B.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明C.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D.中华文明没有自己的特点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个文化自信。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①文化的优秀②国家的强大③人民的力量④法治的完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这一对联儿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A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B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C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当代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对内的感召力,凝聚力。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①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③立足当代中国现实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因此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具体体现在()①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②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要效法古道,墨守成规④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③④8.2017年青城好人表彰会议暨2018年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呼和浩特举行。这一活动()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

 

5.1延续文化血脉导学案9
上一篇:5.1延续文化血脉学案七    下一篇: 5.1延续文化血脉导学案八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