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正视发展挑战练习12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正视发展挑战1.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问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其中,仅中国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到过去17年里全球植被总增量的25%以上,位居全球首位。“中国绿”,源自先进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这些思想和理念包括()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③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如今,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零浪费”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正从我做起,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不必要垃圾的产生,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这()A.说明我国生态环境总体上全面改善B.体现了我国美丽中国的目标已经实现C.表明公民的资源环保意识逐渐增强D.彻底根治了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3.某市实施环境提并工程,突出做好“绿”和“水”的文章,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让“河畅、水净、地绿、景美”的自然风光与城市交相辉映,既优化城市生态,又提升城市价值。对于该市的做法,下列认识错误的是()①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做好“绿”和“水”的文章,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③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④做大自然/朋友,尊重自然,改变自然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4.对如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保护生态环境须禁止开发自然资源B.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C.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D.要将环境保护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2.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有()①世界上人口最多②增速趋缓,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刷男女性别比失街④城乡分布不均街,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如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口出生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B.我国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C.1979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D.1979年以后,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7.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为此,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A.对外开放B.计划生育C.节约资源D.保护环境8.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A.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B.增速趋缓,出生率低C.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D.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9.人口问题给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遭到破坏的环境反过来又威胁人的生存和发展。人口问题的实质是()A.实行计划生育 B.提高人口素质 C.控制人口数量 D.发展问题10.2019年3月7日,(中国环境报》刊史指出:我国每年有超过500万吨的铅蓄电池报废,其中70%被把控在非法小作坊手中。由于非法小作坊工艺落后错回收率不是70%,致使每年铅流失约70万吨,这不仅浪费了室贵的矿产责源,还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由此可见()①铅污染严重威胁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②非法小作坊工艺落后政铅回收率低,资源浪费大③解决铅污染问题的最好办法是禁止使用铅蓄电池④非法小作坊为一己之利违背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3④11.2018年12月,全球最大单体被动式节能建筑--株洲市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被动节能房是通过高隔音隔热、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建成达到严格低耗能标准的节能建筑。株洲市民中心办事大厅几乎不使用空调,也能保持恒温通风。被动节能房的使用()①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②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③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2.一些人认为,怎么安排吃穿住用,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应该是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在中学生的消费行为中,追求高档、名牌、时尚的现象并不少见。下列消费行为和观念,正确的是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无需计划支出②消费时,要结合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消费③追求尚档、名牌、时尚,就能跟得上时代步伐④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同时,还要注重精神消费,不盲目跟风消费,理性消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3.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要践行绿色消费。以下属于绿色消费的是()A.购买无污染的农副产品 B.使用一次性筷子C.购买珍稀野生动物的制品 D.出行尽量开私家小汽车14.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标识,标识图案取自书法和象形文字“山”的意向形,寓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鲜红的底线传达生态保护红线就是生态安全底线的本质。整个标识造型开放舒展,色彩鲜明,富有文化魅力。国家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标识是为了()A.宣传人地共生理念,展现文化自信B.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正视发展挑战练习12
上一篇: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正视发展挑战练习题11    下一篇: 6.1正视发展挑战课件2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