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51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南通市积极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先后建成伊宁县家纺服装产业园、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等重点项目,新一轮援疆工作以来,南通市已拨付援疆资金11.5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05个,派出援疆干部108名。充分发挥通伊两地的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导入新课:为什么要开展援疆工作?我国是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学习1.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有何特点?P91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P913.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P914.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P925.为什么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P936.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釆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P94-951.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有何特点?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少数民族除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四川、湖南、湖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海南、台湾等省(区)外,还约有1000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一、民族大家庭南通市积极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先后建成伊宁县家纺服装产业园、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等重点项目,新一轮援疆工作以来,南通市已拨付援疆资金11.5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05个,派出援疆干部108名。充分发挥通伊两地的优势,促进共同发展。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情况统计图平等注: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历届全国人大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上述材料直接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坚持什么原则?该原则具体表现有哪些?平等原则(1)地位平等:在我国,各民族不论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2)权利平等: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权利;(3)义务相同:各民族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新疆库车84万人签名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援藏援疆支教图片直接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坚持什么原则?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当年西藏抗英战士鄂温克族抗日骑兵新疆各族人民为捐款购买的战斗机举行命名仪式你知道哪些各族人民共御外敌的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我国各民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繁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二、家和万事兴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采取超常规措施┅┅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为什么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1.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自主、合作、探究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1)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兴边富民行动对口援疆(2)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西藏民族中学,培育藏族学生促进少数民族就业③文化上: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扶持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交流二、家和万事兴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①经济上: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精准扶贫、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等。②民生上:加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③文化上: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二、家和万事兴30多年来,先后有9批计260位海安老师来到宁蒗,他们把宁蒗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宁蒗各族子女作为自己的嫡亲子女,他们薪火相传,克服困难,用青春和智慧播撒文明,把自己最灿烂的年华留在了大山深处,用辛勤的汗水滋润着小凉山这片古老的土地。海安老师的选择对我们有何启示?30多年来,先后有9批计260位海安老师来到宁蒗,他们把宁蒗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宁蒗各族子女作为自己的嫡亲子女,他们薪火相传,克服困难,用青春和智慧播撒文明,把自己最灿烂的年华留在了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51
上一篇: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48    下一篇: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5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