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3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运动的快慢1.汽车速度是36km/h,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2.如图所示的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3.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4∶5,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1∶1B.1∶3C.6∶5D.5∶6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5.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6.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7.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B.v1+v2C.v1v2D.8.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9.填上适当的单位。(1)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2)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8;(3)第一宇宙速度为7.9;(4)光速为3×108。10.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是时间一定时,比较通过的长短。二是路程一定时,比较所用的长短。如运动会上观看百米比赛时,观众和终点计时员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方法是不同的。观众是用的方法;而计时员是用的方法。1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路程为200m,那么,它在第1s内通过m,第2s内通过m,前5s内通过m,再过4s又通过m。1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5m的路程,接着又静止了5s,在最后5s内通过了10m,物体在这15s内做的是运动,它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13.2019年清远马拉松于3月17日上午在广东清远市体育馆鸣枪开跑,2.2万名国内外选手齐聚北江河畔,享受奔跑的乐趣。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选手张振龙以2小时21分09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全程42.195公里马拉松冠军。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s;比赛时,他感觉路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是以为参照物。14.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是实际运动路程为60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苹果的运动方向是(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15.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某驾驶员想测试车速为90km/h的安全距离。现若汽车正以90km/h的速度在某公路上匀速行驶,该驾驶员突然发现前车(塑料模型车)有紧急情况,经过1s(反应时间)后立即制动刹车,又经过4s滑行60m后车停止,则:(1)该次测试过程中的安全距离至少是多少米?(2)从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停止,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17.小明和小强两位同学进行100m短跑比赛。小明是位短跑健将,他12.5s到达终点时,小强才跑了80m。小明得意地说:“我们再跑一次,刚才你比我落后了20m,下次我的起跑线后退20m,我们还按原来的速度跑,我多跑20m,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3
上一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练习10    下一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填空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