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教案1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学策略教法选择引导-探究、参与-活动、控制变量法学法指导观察、对比、分析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利用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预习检测(一)速度1速度的物理意义:2速度的定义:3速度的单位:4计算公式:(二)匀速直线运动1、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2、叫匀速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复习提问如何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播放龟兔赛跑的视频,提出问题:乌龟和白兔到底谁运动的快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的快慢?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速度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提问:1、开始时乌龟和兔子谁跑的快?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为何说兔子跑的快?最后谁获得了胜利?你如何判断的?Ppt展示图片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并展示强调考试的考点2、速度播放视频Ppt展示苏炳添100米所用的时间是9.99秒刘翔110米所用的时间是12.91秒提问:1、苏炳添和刘翔谁运动的快呢?2、当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总结明确: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公式,符号,单位,换算关系。Ppt展示例题进行巩固Ppt展示图片即教材上的想想议议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教师给出一半,学生继续完成提问:那像图乙中的运动称为什么运动呢?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情况,生活中的运动都是变速直线运动,若只做粗略研究可用公式求平均速度。讲解例题学生回答问题,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观看图片,加深对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的理解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总结,有关速度我们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思考并完成例题学生完成想想议议的问题学生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学生完成图像学生完成对例题的理解达标检测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m/s,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v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板书设计1.3运动的快慢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3.公式:4.单位: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1m/s=3.6km/h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教案12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运动的快慢教案11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教案1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