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1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1.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C2.2018年3月2813,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政府立即展开大救援,有一遇险工人用铁锤敲打钢管传出声音的办法获救。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3.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4.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B.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低6.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8.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D/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B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0.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B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声音无关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1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C/13.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AA.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B.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C.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D.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14.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C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绝缘物质15.下列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B/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16.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得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真空________的缘故。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不能传声音色17.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传声;钓鱼时,鱼会被岸上的叫喊声吓跑,说明能传声。不能液体18.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_;说话的声音通常是由________传入人耳的。“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振动空气19.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被弹起振动能量20.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琴;空气21.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振动能量22.人说话所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产生的。离说话人越远,听到的声音_______越小。振动响度23.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我们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中,如图所示,再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可以看见罩内手机显示灯闪烁,但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真空不能传声24.小俞对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19
上一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13    下一篇: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