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18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有物体震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转换法)实验1:把手指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的扬声器上,你会感到扬声器和机身都在振动。(如图2-1-1甲所示)实验2: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如图乙所示)实验3: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溅起水花。(如图丙所示)图2-1-1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叫。一切发声物体都在.人靠振动发声,风声是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振动发声,弦乐器靠振动发声,鼓靠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但不能描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物体不再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传播之中;发声体可以是体、体和体;声音的振动可下来,并且可(唱片的制作、播放)。现学现练:1.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手指B.琴 C.弦柱 D.空气1.2、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1.3、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________。实验中由于鼓皮、喇叭、音叉的振动不易直接观察到,因此采用了图中的方法,称为___法。1.4、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声音的传播(理想实验法)实验1: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并调到响铃状态,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停止抽气,打开阀门,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又如何变化?你有什么启示?答:闹钟铃声先变小,打开阀门后又变大,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实验2:如图甲所示,小红将手表放在课桌上,用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手表清晰的“嘀哒”声,这说明______能传声;如图乙所示,小明将两块石头放在水中互相撞击,他也能听到撞击声,这说明________和______都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所需的物质叫介质.体、体和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交谈;声音以的形式向前传播(类比法)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现学现练: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3)这个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现学现练:2.1、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1)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的机械表的“滴嗒”声:________。(2)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小火柴盒制成的“土电话”进行对话:________。(3)人们平时面对面交谈:________。3、声速【实验】敲击长水管的一端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这是为什么?声音在空气和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仔细分析下表中的数据,看看你有哪些发现?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340海水(25℃)1531空气(25℃)346铜(棒)37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铝(棒)5000蒸馏水(常温)1497铁(棒)5200总结:(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______和______有关。一般来说,v固_____v液_____v气,温度越高,声速_____。现学现练:3.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________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0℃)331煤油1324空气(15℃)340水(常温)1500空气(25℃)346海水(25℃)15313.2、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介质v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18
上一篇: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16    下一篇: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