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试卷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选择题(共14题;共42分)1.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A.液化现象B.汽化现象C.熔化现象D.升华现象2.如图所示,人们常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为运输食品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A.汽化吸热B.熔化吸热C.凝华放热D.升华吸热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用酒精消毒湿巾进行消毒。当用酒精消毒湿巾擦拭手背后,手背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A.蒸发吸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凝固放热4.如图是“泼水成冰”的美丽景象。睿睿查询资料发现需要用热水在极低(﹣20℃以下)的温度下才可以实现。那么“泼水成冰”的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5.如图,由于图象撕去了一角,无法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B.这可能是某种非晶体的熔化图象C.这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D.无论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温度不变的时间段内一定吸热6.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冻衣服晾干B.树叶上的露珠C.湿衣服晾干D.蜡烛滴“泪”7.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8.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D.晶体的熔点是80℃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中国诗词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1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冰是晶体B.冰的熔点是0℃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12.如图是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液化C.蒸发D.熔化13.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D.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14.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二、填空题(共8题;共21分)15.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

 

八年级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试卷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练习题33    下一篇: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试题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