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3章复习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中招考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结合实例能正确区分物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节约用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教法:自学讲练结合教学过程物态变化》知识梳理一、物质的三态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二、温度的测量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3、温度的测量(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4、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温度计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及使用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①可离开人体读取。②用前需甩实验室温度计(测温物质为酒精-20℃—10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②不能甩寒暑表测温物质为酒精-30℃—5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②不能甩三、物态变化1、汽化和液化(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体汽化时要吸热。(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3)影响蒸发快慢因素:a、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b、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c、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在相同气压下,不同液体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液体沸腾条件:液体温度要达到沸点,且要继续吸热。沸腾时要吸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5)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气体液化时要放热。(6)发生液化的两个条件:a、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b、压缩体积:压缩有助于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下,再压缩体积才能使它液化。2、熔化和凝固(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2)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相同。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3)熔化和凝固规律a、晶体在达到熔点(凝固点)时,继续吸收(放出)热量才能熔化(凝固),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物质由硬变软、变稠、再变稀;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物质由稀变稠、变硬。(4)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a、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收热量。b、晶体的凝固条件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3章复习教案
上一篇: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二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复习课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