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透镜练习23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透镜1.在凸透镜主轴左侧两倍焦距处放一点光源S,若使透镜绕其光心位置旋转一微小角度(S/稍微离开主轴),如图所示,则点光源S的像的位置将(C)A不变B沿原来的主轴移动,比原像位置远离光心C偏离原来的主轴D沿原来的主轴移动,比原像位置靠近光心2.有关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当物体移近光心时,则像将远离光心B放幻灯时,幻灯片向透镜移按时完/成,则像了移近透镜C拍照时,物离照相机越远时/,底片应离镜头越近D虚像不能用光屏显示,但可以用照相机拍摄3.当物体由极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增大B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减小C像物间距离先变小,后变大D像物间距离先变大后变小4/.一光源置于凸透镜前,在镜后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若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BA仅生成光源下半部的像B仍生成光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暗C仅生成光源上半部的像D仍生成光源完整的像,且像的亮度不变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图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对以下四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DA.甲图现象说明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B.乙图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丙图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丁图现象说明红色玻璃能使光的强度增5.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A/A.焦点处 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 D.任意位置6.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也可能会聚在一点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一定会聚在一点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C7.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作用。答案:凸透会聚8.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在白纸上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所在位置就是凸透镜的,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凸透镜的焦距是表示凸透镜会聚光线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另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4cm和6cm,那么焦距为cm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一些。/答案:焦点11.049.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答案:如图所示/10.如图10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1.在图中方框内补上光学元件.答:/12.根据透镜的性质,完成图乙中的光路。/13.如图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向一平面镜,人在平面镜前看到光好像是从镜后的M点发出的,作出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又被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凸透镜右焦点F。/【解析】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M点射出,则M为经凸透镜的折射光线与主光轴交点F的像,作M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F,即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得出入射点,再根据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M点射出画出反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14.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如何判断:。答案:(1)凹透镜对太阳光线有发散作用,不能点燃火柴(2)错误(3)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做实验,测量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如果各次测量的火柴被点燃的时间不等,则“猜想3”正确,反之则错误

 

第五章第一节透镜练习23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同步练习12    下一篇: 第五章第一节透镜练习2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