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5.3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23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其实质都是一个;只不过它们所成的像的性质不同,照相机成的是一个、的像;投影仪成的是一个、的像;放大镜成的是一个、的像。凸透镜倒立缩小实倒立放大实正立放大虚2、使用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时,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的距离【物距】相比较:较远的是,较近的是,最近的是。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的距离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的距离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立、倒立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呢?2’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一课时)八年级物理备课组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目标一: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目的:器材: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看课本97—98实验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实验设计方案【4’】先完成的优先展示【3’】,方案合理,叙述清晰的小组得星。说出猜想理由1颗星,设计实验1颗星。根据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成像特点猜想说出你猜想的依据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1、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改变时,凸透镜成的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可能会改变。2、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所成像的位置和性质可能会改变。目标一: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提出问题:猜想:目标一: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探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不同时,成像的性质、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的规律?A、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用什么测量工具?B、需要观察什么?C、有没有需要控制的变量?如果有,怎样控制变量?1、物距(u);刻度尺2、像距(v);刻度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体相比较】凸透镜的焦距f=10cmD、怎样选择物距进行实验?因为凸透镜成的像可能与焦距有关,选择物距时,把焦距作一个参照距离,例如使u>2f;2f>u>f;u设计实验: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水平桌面上,使烛焰、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2、点燃蜡烛,移动凸透镜,使u>2f,再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的清晰的像,量出u和v;观察像的性质。3、移动凸透镜,使2f>u>f,再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的清晰的像,量出u和v;观察像的性质。4、移动凸透镜,使物距u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刻度尺、光屏、火柴凸透镜成像规律(f=10cm)目标一: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目标一: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分组实验,将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2、必须完成实验步骤的1---4,看哪个组自主探究完成的最快。3、完成以上实验步骤的小组,自主探究以下一些实验内容。最先完成实验的小组获星自主探究:1、当u=2f时,移动光屏,观察像的性质;量出像距v。2、当u=f时,移动光屏,看光屏上有没有像。4、将蜡烛从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得到清晰的像时,观察像的大小是不是在变化?怎样变化?像距怎样变化?3、用纸将凸透镜遮住一部分,看光屏上能否成像?如果能成像,对比观察成的像与不遮挡时有什么变化?小组长叙述实验步骤【2分钟】课堂回顾:最先举手的小组组长展示,叙述完整的获小组星当堂演练【5’】1、交流在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想法。2、进一步整理实验数据和记录现象进行分析。说出新发现、新想法的获星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备课组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目标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交流结束举手示意,最先举手先展示,回答完整的获星2825181486201013.5152228.520缩小缩小放大等大放大放大放大不成像倒立倒立倒立倒立正立正立倒立实像实像实像虚像实像虚像实像2f>v>fv>2fV=2f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2f>u>fu缩小放大倒立正立放大倒立实像虚像2f>v>fv>2f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实像等大U=2fU=f不成像结论(一)倒立实像v=2f整理记忆2分钟目标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自主分析、小组交流5’,完毕举手示意】最先举手的展示,回答正确的获星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什么条件下成虚像?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

 

5.3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23
上一篇:5.3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21    下一篇: 5.3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2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