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期末总复习考点梳理1.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它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用字母表示.3.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一、透镜厚薄会聚薄焦距f焦点厚发散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主光轴;正对着凹透镜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3)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焦点;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过凹透镜的虚焦点.不变平行虚焦点过反向延长线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胶片相当于,照相机照相时,被照物体必须在照相机镜头的以外,成、的像.2.投影仪是利用来成像的,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它成的是、的像.3.放大镜是镜,它成、的像,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以内.4.老花眼镜是透镜,近视眼镜是透镜.凸透光屏二倍焦距二、生活中的透镜倒立缩小凸透镜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实凸透正立放大虚焦点凸凹倒立缩小实像f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照相机测焦距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透镜,眼球好像一架,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的能力太,近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填“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透镜.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的能力太,远视眼矫正前将光会聚在视网膜(填“前”或“后”),矫正时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透镜.凸照相机倒立四、眼睛和眼镜缩小实厚强前凹薄弱后凸1.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相当于,成像,目镜相当于的作用,成像.2.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相当于一个,目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倒立、放大的实放大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正立、放大的虚照相机放大镜剖析重点实验例.(2019,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用高为4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1080不会小于(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乙所示.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粗细例1芳芳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1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会聚10(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3)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请你指出一条可能的原因:.(4)如图2所示,芳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凸透镜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蜡烛在焦点以内或蜡烛在焦点上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缩小照相机(5)芳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6)芳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件
上一篇: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复习课PPT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