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透镜及其应用一、课前参与:(时间15分钟)1、透镜:中间和边缘厚薄不一样的镜片叫透镜;2、凸透镜3、凹透镜(一)透4、相关概镜念1、实验2、凸透镜成像规律:(二)物距U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应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与物体在同侧还是异侧U>2fU=2ff<u<2fU=f无像u<f凸透镜3、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①两个分界点:a、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b、成放大、缩小像分界点:②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实像变大;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③实像与虚像区别:光屏可以接受到的像是____像,且____(填“是”或“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4、生活中的透镜: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眼睛1、近视眼眼睛(三)与远视眼应眼镜用眼镜的度数:某透镜的焦距为0.2m,它的焦度为,度数为2、显微镜3、望远镜二、课中参与(时间5分钟)1、完成下列光路图:2、给你一个透镜,怎样判断它是不是凸透镜?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简要写出二种方法(不能用手摸透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花眼镜是________透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作单位)的倒数乘100,小明拿着爷爷的眼镜,测得其焦距为25cm,小明爷爷眼镜的"度数"为_________度。4、在使用投影仪时,若想让屏幕上的图象再大一些,应该(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投影片之间的距离。5、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得热量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与镜头距离为()A、100mm以外B、恰为50mm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7、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如果在距透镜2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像一定是放大的B、像一定是缩小的C、像一定是正立的D、像的形状、大小不能确定8、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放大的B、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倒立的C、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缩小的D、所成的缩小的像,不一定能成在光屏上9、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用黑纸将透镜的一部分挡起来,则()A、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完整的像C、光屏上的像不受任何影响D、屏上有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一些三、课后参与(时间20分钟)10、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A、不变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但小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但大于入射角11、雨后彩虹是光的什么现象()A、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C、光的折射现象D、不同色光的组合12、一束发散光线通过某透镜后仍为发散光,则该透镜一定为()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无法确定C、光的折射现象D、不同色光的组合13、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它们所用的镜片是:()A、放大镜用的是凹透镜,其余是用凸透镜;B、照像机用的是凹透镜,其余是用凸透镜;C、全部都是用凸透镜;D、全部都是用凹透镜。14、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应把物体放在()A、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B、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与两焦距之间C、放大镜的两倍焦距以外D、放大镜的两倍焦距上15、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A、一倍焦距以内B、焦点上C、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D、两倍焦距以外16、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上一篇: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归纳    下一篇: 6.1质量同步练习2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