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三峡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谁能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学生:三峡。)的确,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三峡的风光,今天我们将和郦道元一起再次领略三峡的风光。导入郦道元三峡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作者作品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南北朝时北魏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水经注》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中国古代水文地理的又一项中国之最。《水经注》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关于《水经注》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采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描写景物的方式,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4.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阙处叠嶂襄陵曦月御风沿溯素湍绝长啸属引涧肃飞漱quēzhànɡxīxiānɡsùtuānyǎnxiàozhǔjiànyùshù感知课文:读文正音三峡 郦道元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pù)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iàn)肃,常有高猿长啸(xiào),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分朗读停顿。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感知课文:解词释句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阙:通假字,同“缺”,空隙、缺口。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在七百里长的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绝:断。至于:到了。襄:冲上、漫上。陵:山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不以疾:没有这么快。或:倘若。宣:宣布。虽:即使。奔: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飞奔的马。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不能通行。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其: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素:白色。湍:急流的水。绝巘:极高的山峰。悬:悬挂。漱: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甚,很。到了春天和冬天的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很有无穷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至:到。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肃:肃杀,凄寒。属引:接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三峡课件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件第一课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三峡课件ppt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