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积累本课课后“读读写写”的字词,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积累有关桥梁知识。3.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方法。4.了解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品味本文科学准确而有分寸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2.学习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并掌握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3.品味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2.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志向和务实的精神。重难点教学重点:1、列举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点。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教学难点:1、理解根据特定的说明内容,合理安排科学的说明顺序。2、理解根据说明的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十岁那年,亲眼看见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故,他内心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所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二、走近作者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30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他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三.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雄跨kuà记载zǎi残损cánsǔn古朴pǔ桥墩dūn推崇chóng侵略qīnlüè序幕xùmù巧妙绝伦lún惟妙惟肖xiào独一无二洨xiáo河张鷟zhuó2.词语释义巧妙绝伦:绝:没有。伦:同类。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交头接耳: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3.文体知识(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叫做事物说明文;阐明事理,叫做事理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2)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3)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四、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整理全文思路。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第二部分(3-9):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原因。第三部分(10):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答案示例: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答案示例:赵州桥卢沟桥形式优美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结构坚固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卢沟桥却极少出事历史悠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答案示例: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说明顺序,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三个特征进行说明,有条不紊。(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阅读第1、2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自然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答案示例: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答案示例: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上一篇: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下一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