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富贵不能淫课件16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导入《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作者介绍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的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作品介绍《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合著的,记录了孟子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朗读课文1、师朗读,生听读,注意字音、停顿并划分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学生个读,分组读。节奏划分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yǎnɡuàn翻译课文反复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们都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就会战争停息,天下太平。”难道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冠:行冠礼。怎么,哪里。教导、教诲。告诫。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谨慎。这里指丈夫。孟子说:“这个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去、往、到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准则,标准。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从。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顺从实现思考探究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文章先用景春的观点(张仪、公孙衍是大丈夫)树立靶子,接着以妾妇之道进行类比直接批驳,最后提出真正的大丈夫要能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思考探究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资料链接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连横与合纵:战国时,秦最强大,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秦在西,六国地连南北,南北为纵,故六国联合谓之合纵。连横与合纵相反,是张仪所倡导的政治主张,即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目的是打破六国合纵政策,利诱六国分别与秦国亲善,然后再各个击破,最终统一天下。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朱自清《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思考探究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

 

富贵不能淫课件16
上一篇:富贵不能淫PPT课件21    下一篇: 富贵不能淫课件3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