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发挥想象,读懂词的内容,感受词的意境。2、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发挥想象,抓住重点字词对诗词进行简单的赏析。教学手段:配乐诗朗诵、图片展示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请欣赏《满江红》视频刚欣赏了爱国主义的绝唱《满江红》一词,要知道岳飞不仅是南宋抗金名将,还是一名爱国词人。说到宋代爱国词人,我们就不得不见一见“洛中八俊”之一的朱老,那就预祝大家这节课能和朱敦儒老先生相见欢吧。板书:相见欢二、简介作者,出示学习目标三、读一读,读懂词的意思(过渡)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首先要把词读顺、读通。1自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韵味。2互读。读完后邻座互相正音。教师强调个别字音。3点读。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明确朗读节奏: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4听读。5跟读。6齐读。7.读顺了,读美了,那就说说词的大意吧,学生发言。四、品一品,赏析词的语言(过渡)学习诗词,光读顺,知道词的大意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诗词读活了,要读懂一首古诗词,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以外,还要“知人论世”,即了解词人及写作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词人的情感。下面请大家欣赏视频,了解创作背景:1、背景介绍靖康年间(1126~1127),金兵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两个皇帝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本词系作者靖康之难后南渡避难,客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后所作。2、图片展示:北宋、南宋疆域图,靖康之难图片3、找出这首词中你最喜欢的词语,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体会重要的关键词,比如:乱,散,收等等,此处如果有难度,教师可示例。)示例:(1)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倚清秋,万里太阳垂地长江流(2)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试倩大风吹泪过广州五、议一议,感悟词人的情感词的上下片所描绘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整首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明确:画面给人感觉是“悲”:景悲,风悲,人也悲,不禁潸然泪下,此泪不仅是悲秋之泪,更是忧国之泪,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升华朗读:齐读(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今天就让我们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六、诵一诵,抒发爱国的情怀1、你知道的还有那些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说出一两句。2、齐诵爱国诗词名句。七、结束语。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其中不乏有许多弘扬爱国热情的名篇,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继承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让我们把读诗作为一种常态,用美丽的诗词陶冶我们的情操,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八、板书设计相见欢愁(悲)泪(亡国之痛,爱国之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教学设计
上一篇: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教学设计    下一篇: 课外古诗词诵读《采桑子》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