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10月语文练习题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积累与运用(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6分)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那就是jīdiàn千年文化底蕴的海安——我们生于斯A长于斯的家乡。这里,悠悠流水哺育着金色的稻田;这里,清清美酒yùnniàng着醉人的芳香;B;这里,光辉灿烂的青墩文化令人zhènhàn;这里,瑰丽夺人的风物让人流连。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在A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A处的标点是参照画线句示例,在B处横线上仿写一句话。(2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2分)【海安日报讯】9月16日,海安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结推进大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锁定目标,铆足干劲,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中,确保2020年高标准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市委书记顾国标发表讲话,他指出,我们是文明城市的创建者,也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作为海安市民,应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以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文明之花在海安大地绽放得更加美丽芬芳!5.角斜中学将举行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5分)⑴请写出一条关于“信”的名言或成语。(2分)⑵同桌小明默写时经常作弊,请你从诚信的重要意义或诚信缺失的不良影响的角度来劝劝他。(3分)6.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3),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4)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5)《黄鹤楼》中含蓄表达诗人对家乡怀念之情的语句是?(6)《使至塞上》中表现大漠壮阔雄奇景象的语句是(7)《钱塘湖春行》中巧借动物变化传递早春信息的语句是二、阅读理解(6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7--8题。(6分)题菊花黄巢①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②,报与桃花一处开。【注】①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②青帝:司春之神,主管春天时令的神。7.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8.结合诗句分析全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释】①迳:?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9.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每句标一处)(2分)(1)或王命急宣(2)常闻峡中水疾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略无阙处()(2)常闻峡中水疾()(3)每至晴初霜旦()(4)泠泠不绝()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2)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3分)12.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3分)13.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8分)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

 

八年级10月语文练习题
上一篇:八年级10月语文检测试题    下一篇: 八年级上册10月语文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