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二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一、单选题1.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2.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A.《我爱这土地》/B.《太阳的话》/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光的赞歌》3.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4.下列关于《艾青诗选》和《水浒传》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蒋海澄于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B.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C.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D.为了救被囚禁的卢俊义(玉麒麟)和石秀(拼命三郎),宋江二度出兵大名府。二、填空题5.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__,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________》,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_______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以下题目。“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而且笑得那么明朗/用力睁开眼睛看你/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多么强烈,多么恍惚,多么庄严!”选自《艾青诗选》,作者原名________,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笔名发表了长诗《________》。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7.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三、语言表达8.读书有很多方法,日本的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就强调了读书笔记的重要性,要通过做笔记汲取书中营养。小州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今天读诗歌《树》,初读诗歌,觉得是一首写景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其实是根须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①________,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的写诗的背景:1939艾青到湖南任教,感受到长期奴化的人们都为自己活,彼此没有联系,而诗人知道有些人在白色恐怖下还是有力量的。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②________。附:树一棵树,一棵树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它们的根伸长着风与空气在看不见的深处告诉着它们的距离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四、名著导读9.阅读下面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完成下面小题。/(1)填入上图①②③④处正确的一组诗篇是()A.①《我爱这土地》②《煤的对话》③《光的赞歌》④《礁石》B.①《煤的对话》②《光的赞歌》③《我爱这土地》④《礁石》C.①《我爱这土地》②《礁石》③《煤的对话》④《光的赞歌》D.①《煤的对话》②《我爱这土地》③《礁石》④《光的赞歌》(2)随着时代的变化,艾青诗歌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请借助上面的思维导图,结合下面的两首诗,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艾青诗歌风格的变化。河(二)沿着寒夜的河边我听见河水哗哗地流着好像一群喧闹的夜行者一边行走,一劝歌唱它们在这寒冷的夜晚从冰层下面不止地奔向远方……一切都已入睡了但河水依然兴奋地流着经过广大黑暗的地域一直奔向黎明《鱼化石》(节选)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10.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二
上一篇: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习题    下一篇: 《艾青诗选》课件四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