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免费下载)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班级:    姓名:     座号:   小组:    评价: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 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目标2、3.学习过程一、自评预习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掌握。确凿(   )菜畦(   ) 桑椹(  )油蛉(  ) 斑蝥(   ) 缠络(  ) 攒(   ) 豁(  )   敛(   ) 脑髓(  ) 觅食(   ) 竹筛(  )秕谷(  ) 系上(   )蝉蜕(  ) 拗过去 (  )倜傥 (  )2、解释下列词语确凿——      攒——        敛 ——人迹罕至——    鼎沸——       正——3、收集资料,了解作者:鲁迅(1881—1936),本名_______,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话小说__________。二、整体感知4、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第几到第几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到第几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5、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6、课文的第1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8、第2运用了什么修辞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9、第2写景的顺序安排有什么特点?10、齐读课文第7、8,这两写了什么?11、找出并抄写课文第7中写捕鸟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量。 12、读课文第11、12两思考:“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呢?13、读课文第12至末尾,思考:文中写出了几个面的学习生活情况? 三、小结1、主题:作者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儿童对知识的追求,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2、板书:百草园生活—— 趣味无穷   三味书屋生活——枯燥无味但也有快乐 3、写作特色:1)用词传神;2)写景有序3)运用对比学后反思:教师寄语:生活是一本精深的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愿你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家长签名: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答案1、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èn油蛉 líng 斑蝥máo 缠络chán 攒cuán豁hu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免费下载)
上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1-3课时    下一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人教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