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月夜忆舍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题)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月夜忆舍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题)一、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6-17题。(8分)月夜忆舍弟(杜甫)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_______、____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4分)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打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答案:16.(4分)视觉、听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空1分)17.(4分)这两句诗运用融情于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1分),国人阳全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更融人了感情(1分)。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今晚(白露)以后霜更白了;本来到处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是故乡最为明亮(1分)。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景随情变,让人动容,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1分)。(意近即可)一、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6-17题。(8分)月夜忆舍弟(杜甫)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_______、____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4分)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打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答案:16.(4分)视觉、听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空1分)17.(4分)这两句诗运用融情于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1分),国人阳全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更融人了感情(1分)。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今晚(白露)以后霜更白了;本来到处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是故乡最为明亮(1分)。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景随情变,让人动容,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1分)。(意近即可)

 

《月夜忆舍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题)
上一篇:《月夜忆舍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题)    下一篇: 《行路难(其一) 》《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