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七年级下册

七下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2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神创论人类从哪里来?进化论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前肢粗长,后肢细短髋骨较窄前肢粗长,后肢细短髋骨较窄这些现代类人猿的体形有什么共同点?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别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二、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区别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3、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演化成为人类呢?地形变化气候变化森林古猿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类人猿人类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露西(Lucy)”少女上肢较细下肢粗长直立行走化石图片分析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东非人”遗物分析资料分析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用火脑变发达语言出现人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事实观点事实观点观点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观点是对某个事的看法或评论。讨论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人类的近亲——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等。

 

七下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26
上一篇: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25    下一篇: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