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3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粘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B.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C.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2.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A.口腔、胃、胃B.口腔、小肠、小肠C.口腔、口腔、小肠D.口腔、胃、小肠3.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肺泡数量很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④肺泡由一个细胞构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在这些过程中,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有()A.①B.②③C.①②D.①③5.患急性肺炎的病人验血,往往会出现下列哪一现象?()A.血红蛋白增多B.红细胞增多C.血小板减少D.白细胞增多6.心脏的房室瓣的作用是:()A.使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B.使血液从心室流向心房C.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D.使血液从心室流向静脉7.下列关于平静吸气过程的表示,那项是正确的?()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B、胸廓回缩→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C、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入肺D、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8.以下哪一项是动脉血管具有的特点:()A.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快B.管壁厚,弹性小,血渡速度慢C.管壁薄,弹性大,血渡速度慢D.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9.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B.根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心脏中瓣膜的存在可以使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D.小肠壁内表面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10.以下四幅图,能表示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的图是()11.如图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二氧化碳 B.氧气C.葡萄糖 D.尿素和无机盐12..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B.血液经过②和④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C.④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D.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4分)1(8分)右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的视野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8分)1)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有输送氧和部分二氧化碳作用的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2)当A的数量过低时,人容易患3)患急性炎症时数目增多的是[]。4)A和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5)血液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血液中[]中的呈红色。2.(13分).图3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E、D分别表示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2)在G与H(组织细胞)之间可以发生物质交换,其主要原因是G血管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的②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它进入H(即组织细胞后)后将在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_处被利用.(3)上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4)若在臀部注射药物,则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物最终到达需治疗部位要次经过心脏。(5)若G所处位置在小肠绒毛,血液经过此处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得将变(增多或减少)。(6)写出图中肺循环的途径(有字母的结构用字母代替)(1分)3、下表中的液体样本为某健康人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肾小管末端的尿液,表中的数据为各样本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单位:克/100毫升)。请比较表中的数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30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35    下一篇: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3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