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生物 > 八年级下册

《传染病及其预防》重难点突破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传染病及其预防》重难点突破一、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重点)重点分析:传染病话题贴近生活,学生有较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所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较容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学生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往往一知半解,甚至忽视其科学性,受错误前概念影响较严重。学生会认为传染就是疾病症状在更多人身上体现,没有意识到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区别,不清楚传染病的病因。有些学生还会将传染病的病因“病原体”与其传播起点“传染源”相混淆。突破建议:以感冒和流感为例,询问学生“什么样的病算是传染病?”,同时以“近视”为例,理清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区别,进而思考“传染病的传染性从何而来?病因是什么?”结合教材“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讨论流感和甲肝的传播途径,从而归纳出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对每一环节,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素材,使学生较全面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具体内容。二、说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预防措施(难点)难点分析:传染病的病因往往是病原微生物,是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微观世界。学生往往只是对某些致病菌或病毒有所耳闻,但其科学概念是混沌的状态,甚至盲从于一些不科学的预防措施。突破建议:以巴斯德和科赫为代表的科学家对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医学史的细菌时代。教师补充相关科学史的阅读材料,有利于学生对“传染病的根源是病原微生物”有更深入的理解。结合多媒体PPT,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常见传染病的致病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图片,使病原体概念具体化。在讲解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时,逐一梳理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这样做好铺垫后,接下来的预防措施就水到渠成了。三、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难点)难点分析:毫不夸张得讲,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对抗传染病的血泪史。但学生往往对远离生活的尘封历史充耳不闻,又对身边事件视而不见,孰不知其就在历史长河中前行。当真正的疫情凶猛扑面时,留言四起,人们常常宁可信其有,丧失基本的科学判断力。成人如此,学生更甚。突破建议:以新世纪初的SARS疫情为背景,国人从轻视到重视,从恐慌盲从到理智应对,从已知病原体排查到未知名病毒鉴定的生死实践,恰恰是一部人类对传染病的浓缩史。将SARS疫情发端的首个病例作为身边的故事,时间线的罗列,病程的发展,疫情的扩散,恐慌的蔓延,荒唐的盲从,娓娓道来。学生始终沉浸在紧迫的情境中,会发觉每每在关键环节都是科学在发挥作用,最后是科学的力量使真相大白于天下,行之有效的措施更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油然而生。

 

《传染病及其预防》重难点突破
上一篇:《传染病及其预防》课标解读    下一篇: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