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4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盛唐气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教学重点:经济的繁荣教学难点:民族交往与交融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思考:杜甫此诗中所描写的是历史上哪个时期情况?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种景象?小结:诗中描写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社会风貌,当时人口众多,衣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的繁荣景象。盛唐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和中期,那时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开明,文化发达,民族关系融合,对外交流频繁,盛唐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二、学生自学快速阅读课文,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三、合作探究(一)经济的繁荣的繁荣是重点,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来展开叙述。1、唐朝的农业这一环节,首先出示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提问:(1)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2)杜甫的诗反映了哪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然后,展示曲辕犁、雨中耕作图等图片,学生合作探究:(1)考:农业经济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呢?(2)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2、唐朝的手工业这一环节,首先展示一组图片,重点介绍唐三彩艺术水平。然后展示一组唐诗:学生合作探究:你能说说唐代丝织业、陶瓷业技术的高超表现在哪里?3.唐朝的商业这一环节,首先出示唐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学生合作探究:杜甫的诗反映了哪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展示长安城的图片,感受长安城的繁荣/小结:都市的繁荣是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长安城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通过以上环节,最后引导学生:从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二)民族交往与交融是重点也是难点。首先,教师展示图片和诗歌,吐蕃人民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然后,学生合作探究:1、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了什么?2、结合下面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三)开放的社会风气这一部分让学生阅读课文,补充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四)多彩的文学艺术是盛唐气象的重要部分。首先,学生结合课本完成下表诗人生活年代代表作作品主要特点李白“诗仙”盛唐《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既豪迈又奔放,既清新又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杜甫“诗圣”盛唐转衰“三吏”“三别”等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白居易唐朝中期《赋得古草原送别》《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然后,学生学习与探究:为什么他们的诗歌风格如此不一样?最后,展示图片,学生了解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成就。四、课堂小结:盛唐时期不仅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也是历史上一个繁荣开放的时代,盛唐之盛体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民族关系的和睦、社会风气开放,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4
上一篇: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下一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