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梳理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我国隋唐时期发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活字印刷术
(1)发明:北宋匠人发明。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
(2)发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3)传播: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4)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1)发明:汉代制成“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了罗盘
(2)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3)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4)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
(1)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2)应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人们制成爆炸性武器或管形火器。元代发明了火铳
(3)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4)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概况:宋代由于航海技术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陆路: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发达,元代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3.海路
(1)航线:宋代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
(2)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4.作用
(1)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2)中国的创造发明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释疑解难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什么历史意义?
类别 朝代 成就
造纸术 西汉早期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印刷术 隋唐时期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指南针 战国时期 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 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 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朝中期 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末年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 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上一篇: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知识梳理    下一篇: 第14课明朝的统治知识梳理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