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1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清朝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2.知道清朝文学和艺术的成就,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了解清朝文化艺术的主要内容,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大家已经在读七年级了,前一段时间,我们七年级语文的苏教2016版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大家都掌握了这一节的内容,哪位同学来说说,关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你还知道什么?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红楼梦》,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四大名著的代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小组合作探究:1.读教材,说出《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2.提出问题:《红楼梦》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40回,题名《红楼梦》。3.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4.读教材,教师简要的介绍《红楼梦》的内容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5.总结《红楼梦》中的影响《红楼梦》是一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红楼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二、昆曲和京剧(一)昆曲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脸谱图片小组合作探究:昆曲兴起的历史概况?昆曲的代表作?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昆曲的特点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并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二)京剧读教材,简短的介绍京剧兴起的背景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的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课堂总结: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公认的、意见统一的定义,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起来更是困难。有鉴于此,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生活化,提出前两个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回答。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通过学生对内容的学习,逐渐形成自己对明清文化特点的理解。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戏剧也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13
上一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15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